名医讲堂
专家讲科普丨脑梗死不是“老年专利”!做到“三早”能救命
“医生,我才40岁,怎么会得脑梗?”在医院里,这样的疑问越来越常见。如今,脑梗死早已不是老年人的“专属病”,长期熬夜、久坐不动、饮食重油重盐的年轻人,也成了高危人群。其实,脑梗死就是大脑的“断粮危机”,脑血管被血栓堵死后,脑组织缺氧气、缺营养,每耽误1分钟,就有190万个脑细胞坏死。想远离这个“无声杀手”,关键就靠“早发现、早治疗、早预防”这9个字。
一、先搞懂:哪些人容易被脑梗“盯上”?
别觉得脑梗离你远,看看下面这些高危因素,占2条以上就要警惕了:
1.高血压:血压控制不好,血管会被“撑”得又脆又硬,风险直接增加4-6倍;
2.房颤/糖尿病:房颤会让血液在心脏里“打旋”形成血栓,糖尿病则会慢慢“腐蚀”血管,前者风险增5倍,后者增3倍;
3.血脂高、爱吸烟:血脂高会让血管壁长“斑块”,吸烟的尼古丁更直接“啃”坏血管内皮,两者都是血栓的“温床”;
4.懒、胖、熬夜党:久坐不动让血液流得慢,肥胖加重心脏负担,熬夜直接诱发血管痉挛,这些坏习惯都在给脑梗“铺路”。
二、早发现:牢记“FAST”口诀,10秒识别脑梗信号
脑梗发作时,时间就是生命!记住“FAST”识别法,自己和家人都能用上:
F(看脸):让患者笑一笑,若一侧嘴角下垂、脸不对称,可能是信号;
A(抬臂):让患者抬起两侧手臂,若一侧抬不起来或持物不稳,别忽视;
S(说话):跟患者聊几句,若说话含糊不清、答非所问,要警惕;
T(抢时间):只要出现上面任何一个症状,立刻拨打“120”,千万别等!
另外,这些“不典型信号”也别漏:突然头晕到恶心呕吐、单眼突然看不清、毫无原因的剧烈头痛、走路突然走不稳,出现这些情况也要第一时间就医。
三、早治疗:黄金4.5小时!急救别犯这些错
脑梗救治有个“黄金时间窗”,发病后4.5小时内,静脉溶栓治疗能最大程度减少后遗症,错过这个时间,恢复难度会大大增加。
正确急救要做到这4步:
1.立即打“120”:别想着自己开车送医,急救车上有专业设备和人员,比自驾快30%,还能提前联系医院做好准备;
2.记好发病时间:告诉医生“患者几点出现症状”,这是医生判断能否溶栓的关键;
3.让患者平躺:头偏向一侧,避免呕吐物或口水呛到气管引发窒息;
4.别喂药喂水:不管是降压药、降糖药还是水、食物都别喂,以免发生误吸,甚至影响后续治疗。
四、早预防:康复和预防,这两个阶段同样重要
康复黄金期:发病后6个月内是功能恢复的关键,前3个月恢复最快,3-6个月坚持训练,约70%的患者能改善肢体活动、说话等功能,千万别因为“觉得没用”就放弃康复训练;
预防更关键:脑梗是“可防可控”的,40岁以上人群每年做一次体检,早发现高血压、糖尿病等问题;有“三高”的人要按时吃药、定期监测指标;平时戒烟限酒、少吃重油重盐的食物、每周坚持3~5次运动,这些习惯都能帮你远离脑梗。
专家简介
邱俊明,本溪市中心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,主任医师,曾在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进修1年、北京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进修半年,辽宁省内科学分会青委会委员,本溪市神经内科分会委员、本溪市全科医学分会委员。擅长诊治神经内科常见病,对疑难病例有丰富诊疗经验,多次在核心及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,发表SCI文章1篇,获市科技进步奖1项。
出诊时间:周四上午
出诊地点:门诊楼六楼专家门诊
(出诊时间以实际情况为准)
科室简介
本溪市中心医院全科医学科:以“人”为中心,守护全周期健康
本溪市中心医院全科医学科是集医疗、教学、预防保健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室,始终秉承“以人为中心”的服务理念,在常见病、多发病诊疗中紧跟国内前沿,参照各专科治疗指南及专家解读,诊疗水平基本达到省内专科标准,为患者提供全周期、全方位的健康守护。
一、科室团队:专业配置,实力护航
科室汇聚12名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,形成结构合理、技术过硬的诊疗团队:
医师团队:含主任医师2人、副主任医师1人、主治医师2人,临床经验扎实,能精准应对各类内科疾病。
护理团队:配备主任护师1人、副主任护师1人、主管护师4人、护师1人,为患者提供专业、细致的护理服务。
二、硬件设施:设备先进,保障诊疗
科室开放床位20张,配备多台先进医疗设备,为精准诊疗与安全护理提供支撑:
床旁心电监护仪: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,及时预警病情变化;
心电图机:快速完成心脏功能初步评估,助力心血管疾病诊断;
空气压力循环治疗仪:辅助改善血液循环,适用于脑血管病等患者的康复。
三、核心诊疗:多病兼顾,特色突出
科室聚焦“全”与“专”的结合,既能覆盖社区常见疾病,又在重点领域形成亚专科优势:
1.特色诊疗方向
脑血管病领域:针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(如脑梗死),可开展急诊静脉溶栓治疗,并提供规范药物治疗方案;同时诊治炎性脱髓鞘疾病、周围神经疾病,提供个性化诊疗方案;
心血管与代谢病领域: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衰、高血压病(含高血压脑病)、糖尿病酮症等,拥有丰富临床经验。
2.常规收治疾病
涵盖社区常见病、多发病、老年病及慢性病急性加重,包括但不限于:
呼吸系统:社区获得性肺炎、支气管扩张伴感染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;
心血管系统: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、充血性心力衰竭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;
其他:尿路感染等。
四、门诊与健康服务:连续管理,预防先行
全科医学科门诊强调连续性、综合性、个体化的健康照顾,不仅治疗已发疾病,更注重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:
为患者建立长期健康档案,提供持续的健康监测与管理;
定期走进社区等场所,开展健康讲座、义诊等服务,将健康守护延伸至院外,助力居民提升健康意识、预防疾病。
参考文献:1.神经内科学第九版;2.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23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