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患情深
人文视角|锦旗与感谢信背后:一场跨越四年的生命守护
当吕大爷一家把那面绣着“大医精诚医德双馨,仁心仁术情暖人心”的锦旗,和满满一页的感谢信递到李延斌医生手中时,2025年的阳光恰好透过诊室窗户,落在红色的锦缎与信纸上,像撒了一层温暖的金粉。这一幕,是对一场持续四年的生命守护,最动人的注脚。
时间倒回2021年,那时吕大爷还在本溪与海南之间奔波,心脏的绞痛一次次将他推入绝望的深渊。异地就医的茫然、症状反复的恐惧,让这位老人形容枯槁。直到推开本溪市中心医院心内科诊室的门,李延斌医生专注倾听的眼神,成了他黑暗里的第一束光,“您别急,慢慢说,我们一起找办法”,简单的话语里,藏着让他心安的力量。
从冠状动脉狭窄的病因学分析,到精准支架植入手术方案的个体化制定,李延斌把专业医术化作最通俗的安慰;术后恢复的漫漫长夜里,吕艳妮护士长带领护理团队,脚步轻柔调整病床、按时送来的温蜂蜜水、写满“晨起喝温水”“散步别超20分钟”的小纸条,把冰冷的病房焐成了温暖的港湾。吕大爷总说:“护士姑娘们的手,比亲人还轻,却能稳稳托住我摇摇欲坠的希望。”
出院回到海南,对心脏的担忧仍像根刺。无数个凌晨,吕大爷拨通李延斌的电话,哪怕对方正处于上级医院进修的关键期,哪怕听筒那头传来的是刚下手术台的疲惫声线,李延斌从未有过半句推诿,“大爷,先深呼吸,告诉我现在哪里不舒服?”沉稳的指导背后,是把患者“小事”当成自己“大事”的担当。直到半年后复查,吕大爷才从护士口中知晓,那些深夜的通话,是李延斌在进修、手术、写报告的间隙,硬挤出来的“分外时间”。
四年光阴流转,吕大爷的心脏早已稳健如初,但他与李延斌的联系从未中断。逢年过节的祝福短信里,总少不了“记得复查”的叮嘱;回本溪时,他总爱去心内科门口站一会儿,看看那个曾在他生命风雨中掌灯的人。
如今,锦旗上的金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,感谢信里“仁心仁术”的字迹力透纸背。这不仅是对李延斌医术的褒奖,更是对他们“把患者放在心上”的深情回馈,就像信中写的那样,在本溪市中心医院心内科,“大医精诚”从不是一句口号,而是医护人员把每一位患者的生命重量,默默扛在肩上的坚守。而这份坚守,终将化作更多患者生命里,驱散阴霾的那束光。
- 标签:
- 心内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