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患情深
【医者感悟】急诊抢救室医生芦书洋:珍爱生命,善待他人
这是一个年轻的团队,三十几岁的年轻医生和青春护士,有着青春的朝气和冲动,亦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,他们锐意前进,拼搏着提高自身的技能;他们笃思奋发,在抢救生命的征途中挥汗如雨;他们朝气阳光,离开了工作,仍是一串快步,一缕笑声。这是一个团结的家园,在任何时候都注意协作在前、团结工作、不断拼搏,他们支撑起的是本溪市急救的一片蓝天。
Once a wolf ,always a wolf.一朝是战狼,终身是战狼。once an emergency doctor,always an emergency doctor.一朝是急诊医生,终身是急诊医生。
昨天刚刚看完破55亿票房的吴京导演的作品《战狼2》,引用这句话表达我的思绪。看过不少本院同行所著的“楚楚动人”的微信文章,从医8载,鄙人随笔记了不少,微信文章还真是首发,且全球首发!
急诊系医生,尤其是急诊抢救室的医生,不像手术科系的医生似刀尖上的舞者,也不像影像科系的医者似电脑或机器的操作高手。我们是风口浪尖的现场主持人,因生命乃是一条单行线,没有机会彩排,尤其是对于猝死的病人。
近日抢救2名心源性猝死的患者,复苏很成功,故有感而发。
8月9日晚上6点26分,在120运载中急速冲进急诊抢救室(在此表扬120急救担架队员,身体素质还是不错的,体格硬实,心态好,有紧张感和紧迫感)病人无意识、无呼吸、无脉搏,面色口唇都发绀,印诊猝死、呼吸心跳骤停,值班医生呼叫抢救,随即给予病人以胸外心脏按压,护士紧急推来抢救车和除颤仪,孙羽含护士已经连接好吸氧、心电监护示波为直线,宋学莲护士建立静脉通路,正如品管圈写的一样有序进行抢救。副班的我在里屋闻声前来,刘长弓医生指示我行气管插管术,OK,抱球来,简易人工球囊通气数次,交给助手,准备插管,压额抬颏法摆好体位,左手持喉镜由病人右侧口角轻柔进入,挑起会厌,显露声门,10秒钟左右,娴熟的动作,插管成功。助手麻利的拔出插管导芯,气囊充气,撤出喉镜,固定,头部复位,听诊肺部及胃区,确认插管位置正确,插管深度适当,此时在不停胸外按压的刘医生,已是小汗满头,“轮换按压吧”,“不用”,在我再三要求下,速度换位按压,肾上腺素,阿托品,多巴胺,可达龙,碳酸氢钠,在美小护们的核对后一一进入病人的体内,刘医生跟家属简单扼要的交待病情,家属表示全力以赴抢救,连接呼吸机,体外起搏机,家属面对如此高级的抢救设备,屏住哭声,攥紧拳头,一起加劲儿,助力抢救……“等一下,先不按了,监护提示为窦性心律了”,我用左上臂擦一把额头的汗水,没擦净,右上臂再擦一次额头剩余的汗水,定睛一看,果然窦性了,哈哈(心里暗喜),体外起搏,按需模式已经开启,呼吸机已开始通气,测血压89/63mmHg,桡动脉脉搏可触及。此战告捷,心肺复苏成功,下一步需积极行脑复苏及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处理。次日晨,患者醒了,有点忘事儿,晚上,当我再次见到这个患者时,在床上谈笑风生,我问老爷子,昨晚啥感觉,看见马克思了吧?老头没反应过来,家属打圆场,“爸,您昨晚已经死了一次,这些大夫给你抢救过来的”,老爷子竖起了大拇指,真行,谢谢你们……适时查心肌酶学,肌钙蛋白,高度阳性,诊断急性心梗,下一步冠脉血管的再灌注,交给病房的兄弟姐妹们了。
8月13日晨7:50,120急救队伍甩门而入,“快,快,阿斯了”。我高喊“赶紧放床上,拿除颤仪,准备抢救”。病人无意识,无呼吸,面色发绀,无颈动脉搏动,按心肺复苏的CAB原则,胸外按压术已经迅速由我开始,包仁磊医生紧急给予病人行气管插管,几下动作后,非常自信的顺利完成,刚换好衣服,准备接班的刘长弓医生,大步赶来,于佳琪护士连接好心电监护,“室颤!准备除颤”,车全护士已经把除颤仪连接好了,涂导电膏,选能量200J,双通道,非同步,确认周围人离开,再看监护,仍是室颤,找准除颤位置,给了一击,病人身体一颤栗,仍是室颤,党玮护士已经开通好了静脉通路,肾上腺素静脉注射,多巴胺针静点,心肺复苏2分钟后复检仍是室颤,再次200J一电击,仍是室颤,电风暴啊,继续心肺复苏,继续除颤……共6次除颤,室颤消除了,但是心律为室性逸搏心律,继续心肺复苏,因平时进行俯卧撑和平板支撑的锻炼,以前的这么按压,鄙人早已体力透支,现在都是小菜一碟。考虑到胸外按压动作的质量,一个眼神,包仁磊医生换着按压,接着刘长弓换着按压,韩超医生指挥抢救,井然有序,忙而不乱,大家都在全神贯注的抢救 ,忘记了交班时间,旁观的家属,低声窃语,这几个小伙子,挺厉害……不知道几分钟过后,我们赛过了死神,患者恢复窦性心律,桡动脉搏动可触及,测血压91/66mmHg,连接呼吸机,意识尚未恢复,继续行下一步的脑复苏,查心电图提示急性下壁、右心室心梗……病人目前于ICU病房积极救治中。
我们急诊科的急救工作全天候,心肺复苏、急性心梗溶栓、百草枯药物中毒血液灌流术等抢救治疗,成功的案例不胜枚举。心肺复苏是我科的“拳头”项目,在科室王仁胜主任,杨勇副主任的带队下,几年来我们的急救理论、急救技能逐年稳步提升,团队配合日趋规范、流畅,我们在急诊科的大家庭中不断成长、壮大。虽然急诊工作强度大,压力大,风险高,我们常常彻夜不眠,体力透支;也常常后半夜才吃晚饭,甚至一个夜班下来滴水不沾,但是我们心中却充斥着满满的正能量。救人一命,胜造七级浮屠,乃功德无量也,维护健康是我们的职责。既然选择了远方,便只顾风雨兼程,作为急诊科的年轻力量,我们选择这份工作,我们珍惜这份工作,我们热爱这份守候。但愿世间无疾苦,何患架上药生尘。
人寿几何,逝如朝霜,时无重至,华不再阳。青春无悔,我们用拼搏书写芳华;青春如诗,我们用汗水挥洒激情;青春万岁,我们正在奋力描绘,远方那最美的一方蓝天!
- 标签: